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煤电总体上经营业绩出现反弹走势,新增装机呈震荡上行格局。
其中,2021~2022年面临巨大挑战。受上游煤价高涨、煤质下降、长协煤覆盖率履约率偏低,电价传导受限,以及俄乌冲突、国际能源危机、进口煤限制及价格倒挂等因素的影响,煤电企业入不敷出,严重缺乏投融资能力,一度出现“生存难、改造难、发展难、保供难、转型难”局面,即煤价高位震荡、煤电持续亏损、保供压力巨大、安全隐患增加、改造任务艰巨,未来发展堪忧。
一是政府社会态度生变,不再是“最不受待见的电源”。2021年以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高比接入,国内缺煤(水)限电、欧洲能源危机的发生,以及极端天气下水
风光暴露出靠天吃饭的局限性,煤电在能源保供中的重要性凸现,重新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,社会上也不再“妖魔化”煤电。
二是煤电政策导向生变,不再是“十三五”严格调控的氛围,不再延续“十三五”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政策,也不再搁置煤电联动、确保工商业电价“只降不升”。
三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生变,不再是社会各方预测的小目标,新增装机出现“W”型震荡上行。2023~2025年全国煤电新增装机一改“连年下降”的颓势,在震荡中止跌回升。
四是煤炭供需形势生变,煤电板块不再“持续亏损”,实现“扭亏为盈”。五大集团煤电板块2021~2024年煤电“两亏两盈”,累计还是净亏损。预计到2025年底,能真正实现“十四五”整体的扭亏为盈。
立足当下虽然2023年以来我国煤电板块扭亏为盈,但并未完全消除风险和挑战,而且出现了新的趋势与特点。五大集团供热板块尽管减亏趋势明显,但整体仍持
续亏损,且累计亏损超千亿元;煤电发电板块目前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亏损面。煤电装机回升是为解决电力缺口、响应政府号召的权宜之计,投资煤电积极性普遍不
高,完成“十四五”新调增的发展目标13.6亿千瓦的可能性已不大。
值得高度关注的是,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煤电的加快转型,低负荷深度调峰下煤电的供电煤耗、设备损耗以及度电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出现了不降反升的趋势,加剧了煤电生存发展的压力。